秋分|晝夜同長,寒暑平色







秋分,農(nóng)歷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十六個節(jié)氣,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。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(jié)氣起才始入秋。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(jīng)180度(秋分點),直射地球赤道,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,各12小時。
是日起,太陽直射點繼續(xù)逐步南移,北半球的晝漸短、夜?jié)u長,氣溫也將會進一步下降,晝夜溫差也將愈發(fā)明顯。





初候,雷始收聲;
古人認為,
雷是陽氣盛的產(chǎn)物,
而秋分過后,
陰氣漸盛,
因此不再打雷。
二候,蟄蟲坯戶;
蟄蟲,
是藏在泥土里冬眠的蟲子。
秋分之時,
天氣漸寒,
蟄居的蟲子開始藏入洞中,
并用土將洞口封好以抵御嚴寒。
三候,水始涸。
秋季的天氣較為干燥,
降雨量相對較少,
河流湖泊中的水量也因此變少,
有干涸的跡象。



